新聞

2024年5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 - 2024年5月
發掘潛能 成就夢想 培育傑出好學生
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至今已成立四十週年,以「博學力行」為校訓,貫徹有教無類的精神,致力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,使同學在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育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,未來成為社會棟樑。「關愛共融、尊重差異」以及「與時並進、潛能盡展」是學校的特色與理念,梁偉基校長一方面相信小朋友需要一個關愛的氛圍,才能令他們健康成長。另一方面,他亦非常重視同學多元發展,希望能夠讓同學潛能盡展、成就夢想。
普及化 STEAM 教育 發掘學生創科潛能
學校緊貼科技發展,以普及化的形式大力推動STEAM 教育,啟發學生的邏輯及創意思維發展。學校期望所有學生均有參與 STEAM 的學習機會,幫助他們發掘在創科領域的潛能。要達至普及化 STEAM 教育,硬件、課程及活動皆須互相配合。在硬件方面,所有課室皆設有電子白板,供教學所需。校園內亦設有 STEAM室,內有雷射切割器、4 部 3D打印機、VR 眼鏡等,配合課程所用;STEAM 課程則以常識及電腦科為主導,並着重跨學科學習。例如英文科汽車的主題,會讓同學運用鐳射切割器製作模型車;又與中文科合作,讓同學透過 VR 眼鏡「親歷其境」後寫作。同時,為了配合常識科分拆為科學科與人文科的教育政策,校方更計劃運用 VEX IQ STEAM 套件幫助學生學習科學,及購入 VEX Go 套件讓低小同學透過「動手做」的模式了解抽象的科學原理,繼而應用於編程學習。
在活動層面,每年學校會舉辦大型「STEAM Day」,安排全校同學進行 STEAM 活動,例如電動車製作、電動飛機等,帶動整體的創科學習氛圍。日常午息亦會開放 STEAM 室,供同學進行編程遊戲,發掘自己不同的潛能。學校更積極鼓勵同學參加 STEAM 相關比賽,讓他們有發揮與思考的空間,啟發創意思維及培養運算思維的成長。比賽人選不單單局限於成績好的同學,而是在STEAM 方面有才華、有興趣的同學。今年,在老師的指導以及師生共同的努力下,同學在多個創科比賽中獲得佳績。例如全球性的 Vex機械人比賽中,榮獲香港區的冠軍,並代表香港參加美國的賽事;學校又帶隊參加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 Hong Kong Vex IQ Global Cup,囊括比賽的冠、亞軍。
貫徹因材施教理念 靈活制定校本課程
在課程規劃上,學校貫徹因材施教的方式培育學生,不會為小朋友安排過量的默書或功課。梁校長認為:「學生在發展階段快慢不同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能,所謂『欲速則不達』,如果盲目催谷同學只會適得其反,帶來過度的壓力,未必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。」因此,為了照顧同學的不同學習差異,教學團隊會對校本課程進行剪裁及統整,並在功課、評估、測考等方面加以調適,確保不同能力的小朋友都得到適切的照顧。例如在主科的課程規劃上設有分層課業,分為能力較高、能力中等以及能力稍遜三個等級,以便校方因材施教。
就着不同的學習階段,學校亦會相對應地調節考試次數,一年級只會有一次考試;二至四年級全年兩次考試;五、六年級面對呈分試,校方會為同學安排三次考試,確保他們在面對呈分試時有足夠的信心。此外,對於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,學校則會為他們安排個別輔導、小組學習,甚至安排專業人士為有需要的小朋友進行社交、專注力、讀寫等訓練。
多元發展成就夢想 拓闊眼界建立自信
學校希望同學能夠在不同範疇獲得成就感,梁校長指出:「其實每個人都需要生活平衡,小朋友有自己的興趣,能夠滋潤他們的人生。」校內設有豐富的課外活動,例如跳繩、中國舞、街舞、籃球等,更特別外聘星級導師教導學生,如安排同學參與著名舞蹈總監 Sunny Wong 設計的Hip-Hop 課程,幫助學生發展所長,逐步成就夢想,在過程中不斷突破、不斷成長。學生透過參加不同比賽,不僅能夠應用所學,更建立了自信心。例如有同學參加伯樂音樂學院舉辦的「小歌手的誕生大賽」,嘗試在公開場合表演,並成功入圍 33 強。梁校長認為:「不論得獎與否,這些經歷都有助於小朋友成長,拓闊他們的眼界,未來,當他們在公開場合面對或需要接觸陌生人時,也能夠自信面對。」
在學校多元發展的方針下,同學們在課外活動方面亦是成就斐然。早前,中國舞隊在「全港專業舞大賽」中勇奪金獎、花式跳繩隊在「全港分區小學跳繩比賽 2024」中獲得男子及女子全場總成績亞軍。去年,同學在「全港小學校際 Hip-Hop 舞蹈比賽」中榮獲甲級榮譽獎,並有機會去韓國參加交流團,進行舞蹈訓練及快閃表演;同學在「NYBO全國青少年籃球公開賽(香港賽區)」勇奪亞軍,並獲得機會前往山東參加「NYBO 全國青少年籃球公開賽」。同學在比賽中獲得肯定,更有進一步增廣見聞的機會,成為他們小學階段中難得的經歷。
關注身心健康發展 累積經驗、獲得成功
學校給予小朋友不同比賽機會的同時,同樣關顧到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,不會以催谷的方式要求學生爭取勝利,獲獎自然是值得慶祝,而對於未獲獎的同學,校方則會為他們安排跟進輔導,加強他們的「抗逆力」。目的是讓小朋友了解比賽並非一定要贏,過程中所得到的經驗才是最寶貴的,更需要讓他們明白「失敗乃成功之母」,經歷過失敗才能獲得成功。此外,學校亦會提供靜觀課程,讓同學透過呼吸方法,放鬆心情,穩定情緒,冷靜思考,使心靈平靜不再緊張。學校亦重視精神健康的推廣,與聯繫中學—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舉辦「百樂心靈靈」聯校活動,宣傳心靈健康,讓同學從活動中能夠建立對精神健康的認知,以及了解維持精神健康的概念,並將之推廣到社區,向大眾宣揚。
重視德育及價值觀 培養品格強項
正向價值觀是學生成長路上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,學校非常重視德育及價值觀培養,希望自小學階段起便培養學生建立正向的價值觀。藉着多元化的課外活動,小朋友能夠從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中學會尊重、關愛等美德,從不同的比賽中培養出堅毅的意志與團隊精神等品格強項。其中籃球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籃球隊着重球員的品格,「無所畏懼,堅持到底」是他們的隊訓,培養同學「勝不驕,敗不餒」的精神。負責籃球隊的岑老師分享,當時同學在山東參加 NYBO 全國青少年籃球公開賽,面對着平均身高一米七以上,每隊都有身高一米八、一米九的強勁對手,同學仍然展現出不屈不撓的堅毅精神,贏得全場甚至是對手的掌聲。
完善幼小銜接方案 支援家長協助小一適應
不少家長都會關心子女升讀小一後在銜接方面的問題,學校展開一系列針對小一新生以及其家長的幼小銜接方案。在學生的層面上,校方會邀請小一新生回校參加遊戲日,方便老師觀察學生的表現,增加對他們的了解。臨近開學前,學校會根據觀察以及家長提供的資料安排分班。梁校長表示:「班級分配方面,學校不設精英班,而是將不同能力的同學安排在同一班,配合合作學習的日常課堂模式,在同學之間達至『以強帶弱』,從協作之中互相學習。」此外,學校在開學前亦會為小一新生安排適應班,開學後仍會有適應班的延續,例如常規的訓練、活動等。今年,學校更為同學安排了「小一開筆禮」,邀請校外機構與小一新生及其家長進行與中華文化相關的活動,讓小朋友更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以及學習的重要性。
在家長方面,自學生註冊入學起,校方即為家長安排講座,讓他們對學校有更深入的了解,也增進家校之間的交流。另外,亦會根據小一不同階段為新生家長不同講座,例如介紹幫助子女處理功課的講座、默書講座。在上學期末的不計分模擬考試前,學校會舉辦小一家長聚會,介紹考試的形式,幫助同學能夠輕鬆適應學習與考試。
以關愛經營班級 傑出表現深受表揚
學校致力營造重視溝通、信任和關愛的校園文化,了解每一位學生的不同發展面向。在班級機制上,初小階段由同一個班主任照顧,踏入高小階段,則由另一位班主任照顧。兩位班主任形同學生成長路上的「同行者」,陪伴着學生成長,與家長也更熟絡。同時,也更了解學生的需要、學習進程,更容易發掘他們的潛能。正是學校具備充滿關愛的土壤,老師能夠發掘同學的閃光點,進而培育出兩位「傑出小學生」,在「第五屆沙田區十大傑出小學生」中,東莞工商總會張煌偉小學佔兩席。
其中一位獲獎同學的班主任鄧老師指,在日常相處之中,她發掘到該位同學有強烈的好奇心、樂於服務、擅於數理以及口齒伶俐的特質。針對同學的潛能,老師推薦他參加奧數比賽、擔任小司儀等,及後參選「傑出小學生」時,已在不同範疇具備成功經驗;另一位獲獎的同學則是機緣巧合下參加了「傑出小學生」。班主任吳老師分享,該位同學性格較為文靜,在吳老師的推薦下學習二胡,而發掘到他在中樂方面的天賦與興趣。在吳老師與家長溝通後,又推薦了他參加「兒童議員」。在過程中,他不斷突破自己,更為身邊的同學帶來正面的影響,最終不負眾望獲得佳績,並成為「傑出小學生」一員。